世人皆知,贵州多山,而位于滇桂黔交界的黔西南州几乎全域皆山,山地、高原、丘陵总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5.6%。

  山里人家,靠山吃山,对大山向来怀有敬畏。遗憾的是,山地有神秘美丽的一面,另一面则是贫穷。世界大多数贫困地区,大都同样是山地。因此,如何在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摆脱贫困,一直是布依族、苗族先民以及历代黔西南人思考的问题。

  从2015年夏秋之交至今,黔西南州都会因为一场精彩的盛会吸引世界的目光: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作为大会的永久会址,三年来,世界给了黔西南一个机遇,黔西南回报世界一个惊喜。关注贵州、关注黔西南的各界人士逐步形成一个共识——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小城,用上下一心的努力探索,着力为中国山地旅游提供发展样本,为山区的脱贫攻坚进行新实践。

  初秋的黔西南,满目苍翠,绿意盎然。拥有秀美的山水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神奇的特色风物,有着“金贵之州”美誉的黔西南,荟萃了峰林、石林、峡谷、湖泊、瀑布、地缝、洞穴、天坑、奇石等丰富奇特的山地景观,堪称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典型代表,加之气候凉爽舒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名副其实的山地旅游胜地和健康养生福地。

  然而曾经的黔西南却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区,老百姓“开荒开到天边边,种地种到山尖尖”“眼望哗哗河,有水喝不着”,当地的群众更是守着青山绿水过着穷日子。贫穷、生态恶化像恶魔一样阻碍着黔西南的发展。

  如何突破瓶颈,如何弯道取直?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如何守底线,走新路?就在黔西南人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的时候,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目前唯一的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黔西南,成为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次与西部省份联合主办、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国际旅游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

  “大会发布的《世界旅游减贫贵州宣言》,在山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山地旅游如何让利于民众、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山地旅游发展等方面形成共识。”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说。

  景区建在山脚下,农庄开在家里面。如今,黔西南州依托“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做文章,全域山地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越来越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

  如今,黔西南以山地旅游带一产、促二产、强三产,推动山地旅游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的脱贫攻坚发展新路。

  册亨县依托山地资源,在崇山峻岭上建成了集运动滑草场、油路18弯、农家小院、观光凉亭、沟壑峡谷、休闲娱乐及居旅养生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把山之雄伟、浩瀚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健全山脉观赏、游玩设施,我们还利用册亨山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万重山景区流转土地300余亩,套种蓝莓、树莓等6万余株,通过‘农旅’一体发展模式,当前可提供就业岗位80个,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实现增收致富。”景区负责人介绍说。

  山地旅游,山地经济……黔西南人茅塞顿开,从获得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举办权开始,黔西南找到了一条通过发展山地旅游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路径。

  山地旅游的春风吹到黔西南各地。天时地利启迪了民智,曾经外出务工的人们又陆续回到山里,回到老家,吃起了“大山的饭”。

  2015年,在深圳一家自行车企业务工的杨正兴返乡创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在万峰林景区开办起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租售自行车,月收入上万元。

  越来越多的村民洗脚上田投身旅游服务,在纳灰村的客栈街,刘泽伦、梁大荣家也开起了家庭旅馆,虽客房不多,一年也能收入2万-5万元。

  而万峰林景区纳灰河边的鄢福贵则把自家房屋整理了出来,实物入股,交给几位北京来的青年改造成炙手可热的乡村酒店,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2016年年底,世界各地万余游客来到万峰林下,共享12000碗“兴义羊肉粉”,万人餐宴人数创下了国内历史之最。因为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市民餐桌上的小小羊肉粉,正成为一个惠及、富及数百万城乡群众的大产业。

  “以前哪个晓得这大山这么值钱?”万峰林下纳灰村干部冯子荣告诉记者,依托旅游这棵“摇钱树”,大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不仅乡村美了,农民也富了。

  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背后,汇成的是一串宏观的数据——2016年,全州旅游收入达226.21亿元,同比增长61.4%,共接待游客2866.4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50.2%。2017年上半年黔西南州旅游收入149.46亿元,同比增速为50.68%;共接待外省游客1171.96万人次,全同比57.35%。

  正因为山地旅游的拉动,黔西南实现全域、全民参与的旅游与扶贫相结合,为世界同类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弯道取直绕开工业文明实现利益共享的发展经验。正是这样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为载体,大山里的黔西南人用探索和实践,向世界输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

  三

  如今的黔西南,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人口不再单一地靠一亩三分地过活,他们通过开放村寨参观、开办农家乐、贩卖农产品、售卖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实现脱贫,深藏闺中的银饰、绣片、背篓变成了实现他们梦想的重要经济来源和支柱,而那些濒临失传的在少数民族当中依靠口耳相传的手艺,也在这一波的浪潮中得以保护传承。

  州长杨永英说,这样的改变,除了全州各地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更重要是全州人民观念的转变,找到传统文化复兴的另一个出口,以及依托山地旅游推进减贫摘帽信心和决心。

  2016年末,南盘江畔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当地青年何标点燃了村里土窑洞的炉火,开始烧制陶瓷。寥寥青烟里,人们纷纷鼓掌、欢庆。这一炉火,重新燃起板万村、乃至整个黔西南中断了30年的陶瓷文化之脉。

  然而就在半年前,这个深山僻处,拥有数百间精美吊脚楼的百年布依村庄,和诸多传统村落一样,在打工潮中,村里几乎人丁尽散。

  在南盘江另一边的贞丰县者相镇则依托周边的三岔河、双乳峰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必克、纳孔等传统村落,在政府引导组织下,布依妇女不仅开始广泛生产土布,整个纺纱、织布、染布生产流程也在合理的空间布局中,逐渐成为游客青睐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

  无论是到板万,还是到土布小镇,走进村庄、回到小镇,说到底都是文化旅游体验的一部分。资料显示,和板万、者相一样,贵州全省明确列入重点建设名单的传统村落有1000个,黔西南进入这一名单的村庄则超过100个。

  若干年以后,当人们饶有兴致地谈论山地贵州的时候,一定不再会把贫穷与大山联系在一起;瞩目贵州山地,也一定不会忽略山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