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11月5日,汽车之家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净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下降5.5%。

虽然汽车之家宣布将从明年开始,拿出大约20%净利润分红回馈股东,但市场不买账,股价最终收跌13%,市值蒸发约98亿元。

一群外行撑起的汽车之家

2005年,汽车之家上线。创始人李想只有24岁,他做过泡泡网,但对汽车行业不算了解。

当时,各种汽车门户网站一抓一大把,有上百个。不过李想认为没有一家的内容是到位的。他不要有经验的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反而招来一批大学生,从零开始做内容,做产品库。汽车之家上的图片,不用厂家的精修图,而是员工直接去4S店里对着车拍出来的。周六、日别的网站不发新内容的时候,汽车之家也保持更新。

于是,很多忠实粉丝成了网站的“自来水”。不到一年时间,汽车之家就做到了汽车网站的前五。汽车之家不需要花多少钱买流量。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内容驱动模式为汽车之家节约了大量流量购买成本。

2008年,汽车之家成为业内第一。

2012年底,汽车之家的月度覆盖用户有8000万,日均网站流量过1亿,年营收将近10亿元。

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上市。2年后,创始人李想辞去总裁职务,去追求新的理想——造新能源车。事实上,早在2011年,李想就提出过离开去创业的想法,被汽车之家时任CEO秦致拦下了。

爱车人士李想又找到了更想做的事。他参与创办了蔚来汽车,至今仍是蔚来汽车的股东。同时,他又创办车和家,任CEO,研发有三排座椅的电动SUV,目前,首批理想ONE汽车还没交付,李想正忙着赶上延期到12月的交付。

而失去创始人的汽车之家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后李想时代”的情怀与生意

2018年,中国的汽车行业经历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截至今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

在大势下,汽车之家不能独善其身。

今年第三季度,汽车之家的净利润出现同比负增长。从2018年第三季度的59.9%,直到今年第三季度的-5.5%,一路断崖式下跌,时间刚好也是15个月。

李想离开一年后,2016年,汽车之家被平安收入麾下。包括CEO秦致在内,汽车之家的高管迅速被撤,全部换成了“平安系”。有人说,“野蛮人”来了。

不过,平安没有赚一笔就转手走人,反而一直在改造汽车之家。目前平安在汽车之家持股超过50%。

后李想时代,汽车之家从内容转向一站式服务,围绕看车、买车、用车多场景,为用户提供汽车消费和汽车生活服务。打开汽车之家App,直播、小视频、贷款、投保、自驾游的路线、酒店信息……应有尽有。

这些改变让那些重视内容的粉丝慢慢流失。汽车之家积累了4.3亿用户,日活跃用户却只有3880万。为了挽留老用户,汽车之家在宣传时已经打起了情怀牌:“看车买车用车,都回汽车之家”。

不改变、只有死

让人疑惑的是,汽车之家一边在用情怀挽留用户,一边又想涨价多赚钱。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汽车之家两次逆势涨会员费,最高60多万的会员费最终惹恼了经销商。据《棱镜》报道称,中小汽车经销商2018年一年的利润大多不足60万元。

按照惯例,汽车之家、易车网等平台每年都会上调经销商会员费用。前些年销量不断增长,经销商还能接受涨价。但去年,经销商的日子不好过,涨价促使矛盾激化。

今年年初,多家经销商表态考虑暂停和汽车之家的合作。运通汽车集团总裁李竑在个人微博上,直指汽车之家靠经销商起家后,却对经销商下手,搞起了“垄断”。

受风波影响,美国时间1月11日,汽车之家的股价一度大跌超过12%。

经销商一直都是汽车之家的“金主”。汽车之家卖包含潜在买家信息的线索给经销商,促进成交,自己从中赚钱。

汽车之家副总裁吴涛曾公开过这样一组数字:2018年,汽车之家提供线索量达1.1亿条,帮助经销商成交的保守数量是超过600万辆。就在同一年,汽车之家有4成收入来自经销商。

涨价不成,汽车之家开始谋求向技术类公司转型,还新开拓了数据和金融业务线。汽车之家CEO陆敏在接受36氪采访时说,“新业务占了总业务量的16%,这里面数据业务和金融业务是大头。”

今年6月,汽车之家推出了新的大数据产品——智能上市业务。据悉,截至9月底,已有8家汽车厂商购买了服务,新车上市平均关注度提升73%。

财报显示,今年1-9月,汽车之家的新业务——在线市场业务净收入达10.4亿元,同比增长93%。背后的功臣就是数据产品。

汽车之家早就不是从前的那个垂直网站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变成一家数据驱动的技术公司。

只是,到那个时候,还有多少人在看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