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统计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7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6.7%和8.6%;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

“2017年广东经济运行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省统计局党组书记陈向新表示。

规上工业行业增加值

增长面达80.0%

陈向新认为,2017年,广东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实体经济持续向好,集中表现为:工业经济全面回暖,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这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17年,广东大力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工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制定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10项措施,为企业减负超过600亿元。受政策利好影响,工业生产明显回暖,每个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在工业生产加快的同时,行业的增长面也在扩大。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的40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的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80.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有25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速高于上年同期。

三大支柱产业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1%、汽车制造业增长11.7%,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个、0.8个和0.6个百分点,三大行业增加值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62.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在华为、vivo和OPPO三大手机生产较快的带动下,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2.1%。

2017年,随着广东工业企业生产形势好转,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利润均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同时企业亏损面收窄。预计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7%,增幅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在华为等手机产品年度销售冲刺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业利润增长27.0%。工业税收增速明显回升,也反映工业经济稳中向好,2017年全年工业税收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12.2个百分点。

随着工业生产的回暖,与其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在加快发展,2017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全省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增幅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

跃居全国首位

实体经济持续向好,离不开创新驱动的支撑。2017年,广东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一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5%。企业创新潜力有效激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30%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新旧动能的转换在加快进行,“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还有新产品、新动能,“六新”在过去一年蓬勃发展。新技术,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8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新产品,现在需求非常旺盛的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0.2%、69.0%、15.9%。新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都是10%以上的增长。新业态,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18.6%;“互联网+支付”迅速普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43.6%;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更快,快递业务量保持了31.0%的增长。新经营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同比增长93.8%,其他无论是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迅速成长,也成为新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管服”改革,使得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2017年广东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0.7%,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

贡献达58.2%

同时,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压减钢铁过剩产能,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淘汰落后造纸产能,国有关停类“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2394户等年度任务圆满完成。12月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671.02万平方米。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09元,在购进价格指数较高的情况下,比上年仅提高0.03元。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3%,增幅同比加快18.6个百分点,创下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经济结构深入优化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同期的4.6∶43.4∶52.0调整为4.2∶43.0∶52.8;服务业比重提升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新口径)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继续提升,达53.2%和28.8%,比上年提高1.6个和1.2个百分点,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62.6%,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总量占一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3.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2%,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61.8%。

进出口贸易结构持续改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比重的46.1%,高于加工贸易比重9.0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进出口占全省的22.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8.9%

“近年来,虽然广东经济增速转为中高速,但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却在不断提升。”陈向新表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物价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社会各方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地方财政收入连续31个月两位数增长。2017年,广东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万亿元,增长10.9%,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3.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8.4%。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17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3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975元、15780元,均同比增长为8.7%。

物价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7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2017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2.47%,控制在3.5%的目标范围之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分别完成2017年度任务的135.4%、123.9%和172.6%。

广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预计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左右,保持在全国先进行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9.4%,PM2.5实现稳定达标,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终期考核目标。

2017年广东实体经济持续向好

工业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的40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的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80.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大支柱产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1%、汽车制造业增长11.7%,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个、0.8个和0.6个百分点,三大行业增加值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62.6%

生产性服务业

2017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全省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增幅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